消息|国外玩家现确诊电子羊尾”:众多游戏机不知玩啥

分类:游戏资讯 日期:

一、现象产生的游戏环境因素

在当今的游戏世界中,游戏的数量呈现出爆炸式增长。就拿主机游戏来说,各大厂商每年都会推出众多新作。例如PlayStation、Xbox和Nintendo Switch等平台上,既有类型丰富的角色扮演游戏,又有紧张刺激的动作射击游戏等。游戏类型的繁杂使得玩家难以抉择。许多玩家拥有大量的游戏光盘或者数字游戏库,可面对如此海量的选择时,就像置身于一座巨大的宝库,却不知道该从哪件珍宝开始把玩。

而且游戏的更新换代速度极快。新的技术不断被引入游戏中,像次世代游戏中的光线追踪技术,让画面更加逼真。这一方面提升了游戏的品质,但另一方面也让玩家感觉一直有新的游戏在不断涌现,不断吸引着他们的注意力。他们可能刚刚沉浸在一个较老的经典游戏中,就又被一款新出的画面精美或者玩法创新的游戏中所吸引,从而产生对之前众多游戏不知从何玩起的感觉。

社交游戏的兴起也改变了游戏的生态。像《堡垒之夜》等热门社交游戏,玩家需要与朋友组队或者在游戏中的社交圈互动。这种游戏的动态性很大,玩家的社交圈子也可能随时变化。例如一个玩家的朋友从另一个城市搬走了,于是他以前和他们一起玩的游戏就被搁置。而如果他要继续玩社交游戏,又面临着重新融入新的社交圈子的游戏圈子的困扰,这也让他对自己的游戏机里堆积的游戏更加迷茫。

二、玩家自身心理和习惯方面的因素

从玩家自身的心理角度来看,决策疲劳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现代生活节奏快,玩家在日常生活中已经面临着众多决策。比如在工作场所要决定先处理哪项任务,在生活中要选择吃什么、去哪里逛街等。当面对游戏机里众多游戏时,他们的决策能力就像被消耗殆尽一样。他们可能已经习惯了快速做出简单的选择,而面对游戏这种复杂的娱乐选择,就会不知所措。例如,今天他可能已经决定玩一款动作冒险类游戏,但打开游戏机界面看到旁边的角色扮演游戏海报时,又开始犹豫是否要更换,这种犹豫的时间和次数多了,就形成了对众多游戏不知道从哪玩的状况。

游戏习惯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有些玩家在过去习惯了某种特定类型的游戏。比如一个玩家多年来一直玩回合制策略游戏,对动作游戏和射击游戏接触较少。突然有一天,他的朋友们开始疯狂推荐各类动作和射击游戏,他在游戏机上看到了这些新游戏的宣传画面和评价都很不错。但在他内心深处,他又对自己熟悉的回合制策略游戏有着特殊的情感。这种新旧游戏习惯的冲突和纠结,导致他不知道该从自己已经习惯的游戏中继续玩下去,还是去尝试新的游戏。

国外玩家现确诊电子羊尾”:众多游戏机不知玩啥

还有,玩家的心理怀旧情绪也是一个方面。许多老游戏承载着玩家的青春记忆。例如《塞尔达传说》系列的早期作品对很多玩家来说意义非凡。他们可能会定期拿出这些老游戏来重温。他们又会不自觉地去关注新游戏的动态,当看到新游戏有各种诱人的特色时,又想跳入新的游戏世界。这样就造成了他们在老游戏和新游戏之间的徘徊,不知道该如何安排自己的游戏时间,对众多游戏机的游戏充满迷茫。

三、社会与文化影响方面

从社会层面来看,游戏社群文化的影响不容小觑。游戏社群中常常会形成一种潮流文化,特定类型的游戏会在某个时间段内被热烈追捧。比如《动物森友会》曾经风靡全球,玩家们纷纷投入到游戏中的岛屿建设和社交互动中。这种潮流文化会让其他玩家产生跟风心理。当周围的朋友都在玩某个热门游戏时,即使自己之前并没有对这个游戏类型特别感兴趣,也会想要尝试一下。但这样就会出现之前玩过的其他游戏被搁置一旁的情况,进而导致面对众多游戏时不知如何选择玩哪个。

文化差异对玩家的游戏选择也有很大的影响。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受欢迎的游戏类型有所不同。例如在日本,角色扮演游戏特别受欢迎,像《最终幻想》系列在日本本土具有超高的人气。而在欧美地区,射击类和体育类游戏更为大众喜爱。当国际游戏的交流日益频繁,不同地区的游戏作品都能在各种平台上轻松获取时,玩家就会面临文化背景下游戏偏好的冲突。比如一个中国玩家原本喜欢玩武侠类的动作游戏,但在接触到欧美魔幻题材的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后,就被深深吸引,然后就开始纠结是继续玩武侠动作游戏还是投入更多时间到新的魔幻风格游戏中。

社会价值观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玩家。在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多元化体验和追求新鲜感。对于游戏玩家来说,他们不再满足于单一的游戏类型。这种价值观促使他们不断探索新的游戏。但这就导致了他们在众多类型的游戏中迷失方向,不知道该优先选择哪一个来玩。例如,一个玩家以前认为射击游戏是很无趣的,但看到如今射击游戏在画面、故事情节和玩法上的巨大创新,他想要尝试,可又担心放弃了自己原本喜欢的角色扮演游戏。

四、媒体与营销宣传方面

媒体的游戏推荐体系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因素。游戏媒体每天都会推送大量的游戏新闻、评测和推荐。一些媒体为了流量和热度,经常会过度夸大新游戏的特点和优势。例如,一款新的赛车游戏可能只是画面比之前稍有提升,在驾驶手感上并没有太大的创新,但媒体通过精美的画面截图、夸张的文字描述将其吹捧为年度最佳赛车游戏。玩家在这种铺天盖地的推荐下,很容易被吸引,从而对自己的游戏库里的赛车游戏产生怀疑,不知道该玩这个曾经喜爱的老游戏还是去尝试新被推荐的。

营销手段也对玩家的决策产生了极大的干扰。游戏厂商为了推广自己的产品,会采用各种营销策略。比如大规模的线上线下的广告宣传、与网红合作进行直播推广等。以《刺客信条》系列的新作为例,育碧公司会在多个平台投放广告,并邀请知名主播进行试玩直播。这些宣传会让玩家认为这是一款不容错过的游戏。但当玩家已经拥有《刺客信条》系列的多个作品时,就会在众多版本和即将可能购买新作之间犹豫不决,不知道该如何抉择自己的游戏时间。

国外玩家现确诊电子羊尾”:众多游戏机不知玩啥

游戏的捆绑销售和预购活动也带来了困扰。很多时候游戏厂商会推出游戏的捆绑包或者预购优惠活动。例如《漫威蜘蛛侠》系列可能会有和漫威其他游戏的捆绑销售。玩家可能会因为优惠价格而被吸引购买,但购买了之后却发现自己已经有类似的超级英雄游戏,而且还没有完全体验完。这使得他们的游戏库变得更加杂乱,增加了对众多游戏不知如何玩起的感觉,并且这种捆绑销售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打乱了玩家正常的游戏选择节奏。

五、问答环节

问答一:国外玩家“电子羊尾”现象是个体的偶然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

答:从目前的观察和各种论坛、社交平台的讨论来看,这不是个别现象。随着游戏产业的发展,游戏的种类、数量不断增加,社交游戏文化的影响不断扩大,这种在不同新游戏的诱惑和对老游戏的留恋之间纠结的“电子羊尾”现象在国外玩家群体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问答二:有没有办法可以改善国外玩家的“电子羊尾”现象?

答:有一些方法可以尝试。玩家可以制定自己的游戏计划,比如每周安排固定时间玩特定类型的游戏。可以根据自己当前的心情和对游戏的真实需求来选择,比如想要放松就选择节奏慢的游戏。定期清理自己的游戏库,只保留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游戏。

问答三:游戏厂商如何避免加剧玩家的“电子羊尾”现象?

答:游戏厂商可以从精准营销做起,不要过度夸大游戏的创新点,让玩家能够基于真实情况做选择。在游戏的捆绑销售上可以更加合理规划,例如推出针对不同类型玩家的游戏组合包。游戏厂商也可以通过更新和优化老游戏的体验,减少新游戏对老玩家的影响,让玩家能在老游戏中持续获得乐趣。